中国和韩国两国自古以来相邻而存,在各种不同领域之间都有着深度合作。所以对于两国语言的交流如何畅通无阻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会对两国之间的合作往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两国的语言文字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当然,两国之间语言的交融也导致了了在互译容易产生错误。

我们知道,很多的韩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在词形与词意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这会导致翻译员往往因为疏忽而导致误译情况出现,有时翻译人员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将一些字形相近,但所表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语,下意识直接以母语思维进行翻译,这也会导致翻译的内容准确度下降。

那么,如何在笔译与口译中避免出现误译?

「翰译翻译」在长期的韩语翻译实操中,积累了如下经验:

1、结合语境以避免误译

在韩中翻译中,由于一个汉语词对应两个或多个语义相近或相异的词语,且用于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就需要在特定语境范围中应用,为此译员在进行原文翻译期间需要深入性分析译文文本,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对源语词汇的文章语境含义进行揣摩,以文本语境的限制与提示为基础寻找最为符合原文意义的目的语词汇。

翻译时选择的译语词汇不仅需要以语境为基础,同时还要以源语风格为基础,尤其在进行科技、法律等文章进行文本翻译时,需要确保语言应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确保文章全篇的通顺性。

2、语用表达的再创造

韩中翻译工作的开展也会遭遇民族文化鸿沟的制约,这是由于韩中两国的主流价值、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思维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语言转换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外界影响。

如韩国语言系统中的大多数四字成语和俗语起源于我国的古汉语风俗,但是其表达形式以及使用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译员在进行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语句翻译时,需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借助增减译、借用、异化以及加注等翻译策略,在不背离原文文意的前提下对译文进行再创造。

「翰译翻译」从韩语的法律文件翻译到会议陪同口译,始终坚守从语言翻译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源语言目的与语中文化差异,没有造成一例中韩语言互译中的误译现象发生,我们相信在中韩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这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法律翻译最重要的就是法律专业知识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法律资源中英文网站。

No.1

国内法律法规英文在线数据库

全国人大数据库:

http://www.npc.gov.cn/englishnpc/Law/Frameset-index.html

亚洲法律信息学院:

http://www.asianlii.org/cn/legis/cen/laws/

知识产权法数据库:

http://www.ipr2.org/ipsearch/index.php

No.2

国外知名法律网站

FindLaw :

www.findlaw.com

Law Runner :

www.lawrunner.com

Internet LegalResource Guide :

www.ilrg.com/

heinonline:

www.heinonline.org/

No.3

国外法律期刊

美国法学家:

americanjurist.net/

法律信息和科学杂志:

jlis.law.utas.edu.au/

哈佛法律评论:

harvardlawreview.org/

宪法期刊:

law.upenn.edu/conlaw/

商业法律期刊:

blj.ucdavis.edu/

知识产权法律评论:

lawsch.uga.edu/jipl/

法制与法律期刊:

hg.org/journals.html

欧洲国际法期刊:

ejil.org/

法律翻译根据发生的环节不同,分为立法环节法律翻译法律适用环节法律翻译法律执行环节的法律翻译以及有可能进入法律程序的合同、公告等民商事领域相关文件的翻译。

立法环节的法律翻译主要指法律法规的翻译。法律适用环节的法律翻译主要指诉讼、仲裁相关法律文件的翻译。法律执行环节的法律翻译主要指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文件的翻译。

不同环节的法律翻译所适用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

在法律适用阶段的翻译工作中,如契约文件等,则应当重视体系解释的方法。具体的翻译应当符合契约文件的特定场景和语言使用习惯,而不能过于机械的依据文字表面意思来进行翻译。 在翰译翻译的美国纽约产权契约文件中(见上图),有一段文字:That the Grantor, in consideration of (数字隐去)Dollars and other good and valuable consideration paid by the Grantee,does hereby grant and release unto the Grantee, the heirs or successors and assigns of the Grantee, forever.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Consideration指的是「考虑」,但依据体系解释的规则并结合整个交易双方的语言使用习惯,Consideration在这里是「对价」的意思,即合同双方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一方提供某种价值(比如金钱、服务、物品等),以换取另一方的承诺或服务。

所以这句话应翻译为“鉴于受让方支付的(数字隐去)美元及其他有效的有价对价,出让方特此向受让方、受让方的继承人、法定继任者及受让人,永久授予和转让下述产权。”

法律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学方法和法学方法互为补充。语言学方法是法律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完成法律翻译工作的基础。法学方法则是针对翻译原文存在模糊和歧义的情形下使用的方法。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法律翻译还可以根据翻译的具体方式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是法律翻译的主要形式,而口译在庭审、行政执法等场合出现的频率较高。

AI翻译替代人工翻译,到底是杞人忧天还是迫在眉睫?

一直以来,对于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孰优孰劣、前者是否会取代后者、二者关系究竟如何,一直存在争议,而且自Chatgpt问世以来,AI取代人类这个话题一度被推向风口浪尖,最近引发的争论越来越热。

其实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地将ai与人工放在二元对立的角度中。

AI翻译技术的进步,使译文虽有改善,但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不论文字翻译还是语音翻译,机器翻译要达到人工翻译的水准,距离人工同传以及高水平翻译所讲究的“信、达、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面对一些如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严肃的专业内容,更不容内容有失。AI在翻译中所承担的角色在目前的发展情况下是无法作为主体的,人工翻译在现阶段仍然无法被替代。

人工翻译在足够专业的情况下,给出的译本精确率和质量是比AI高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人工翻译需要投入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事实上,在进行翻译时,专业的译者并不会只是靠自己积累的翻译知识和经验工作,查阅资料、审校等过程都需要综合运用工具如SDL Trados,memoQ,Déjà Vu等。然而,AI翻译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减轻翻译负担,这也是AI翻译对人工翻译积极的一面。

随着AI翻译的发展,未来的译者可能更接近编辑和质量把关专家,对机器翻译的初稿进行修改润色。人机协作是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未来关系的趋势和方向,也是提升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的必经之路。当然,也不能只依赖于科技,多发展综合能力,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这样在翻译行业未来的发展中,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译员在遇到法律文件中模糊和存在歧义的情况时,能不能在翻译时用中文将其予以厘清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概念:「原文释义优先原则」

「原文释义优先原则」,指当无法实现翻译功能等同的情况下,原文准确释义的价值优先于译文可读性的价值。

反向而言,即:不能因为实现译文的可读性而牺牲原文释义的准确性

如果译文含义模糊影响理解,可以参考法律上相关规定来进行解释。例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民法典》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

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所以,法律翻译的功能并不是要把原文模糊和存在歧义之处通过翻译在译文中予以厘清,而是要把原文的歧义和模糊之处在译文中准确地表现出来。